奇怪的痣别抵,长痣趁早查。
最近,《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亚军张恒远因为黑色素瘤去世,年仅 37 岁。
有医生表示近期去皮肤科切痣的人数明显增多,大家都希望从源头上杜绝这种恶性肿瘤的出现。
2015 年的电影《非诚勿扰 2》中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形容「黑色素瘤」为“不治之症,全世界都拿它没辙(没办法),只要得了只能等死”。
所以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每个人都会长的痣,有几分癌变的风险?能否提前预防?该注意些什么?
最严重的皮肤癌,在中国发病率并不高
黑色素瘤“名声”一直很差,被称为是皮肤癌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一种。原因之一是黑色素瘤更容易扩散和转移,恶性程度高,后期生存率低[1]。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公布的 GLOBOCAN 数据中,2020 年全球大约有 32 万皮肤黑色素瘤新发病例和 5.7 万死亡病例。
《中国黑色素诊疗指南(2015 年版)》中指出,中国每年新增病例约两万。并且 IARC 预估,2020 年到 2040 年,全球新发病例增长50%到每年50 万,死亡例数增加至 10 万例每年[2][3][4]。
2020年黑色素瘤全球发病比率,最高的地区是欧洲和北美,亚洲占7.3% / IARC. (2021). GLOBOCAN 2020.
在美国,黑色素瘤是第五大常见癌症。平均发病率约为 21 /10 万,死亡率 2.1/10 万。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 年出的全国癌症报告显示,中国黑色素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为 0.32/10 万和 0.17/10 万[5][6]。
相比之下,黑色素瘤在中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远低于美国。
主要原因之一是,白种人是美国的主要族群,而皮肤癌包括黑色素瘤,在白种人中发生的概率比其他人种都要高。因为浅色皮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导致晒伤,从而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2]。所以一晒就黑,其实是皮肤在保护你。
另外中国人尤其女性的防晒意识很强,对皮肤保护做得也更好。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来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5 版》中指出,西方国家的发病率虽然也在上升,但死亡率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中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快速上升,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人得的黑色素瘤亚型(长在身上的位置)与欧美白种人不同,于是相关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有差异[2][3][7]。所以目前中国整体在黑色素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提升和研究。
跟其他癌症一样,黑色素瘤发现地越早,治愈率就越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长在皮肤上的黑色素瘤是相对容易能被发现的,所以我们平时该注意些什么?黑色素瘤的表现有哪些?
不仅仅是痣那么简单
《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黑色素瘤来自于脚背上的一颗痣,电影中描述这颗痣是“从小就有,然后突然癌变了的”。这个情况符合实际吗?
说到黑色素瘤和痣,它们俩可以算是皮肤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发展出来的正邪两兄弟——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的恶性增殖,而痣是良性的。
皮肤镜放大后的黑色素瘤(上)和色素痣(下)/ Kim, Sang & Yun, Sook. (2016). Cutaneous Melanoma in Asians. Chonnam medical journal. 52. 185-93. 10.4068/cmj.2016.52.3.185.
突然癌变这个情况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一份2017 年来自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的荟萃分析表示,大约有 30%的黑色素瘤是从之前的痣转变的,70%是直接新发出来的黑色素瘤[8]。
那癌变前的黑色素瘤,会有什么征兆吗?
「普通的痣」大家应该都长过——一般是圆型或椭圆形,直径通常小于 5 毫米,边界清晰,有的凸起,有的是平的,也有上面长根毛的。这些一般都是良性痣,不需要动它。
长痣的人,尤其是痣很多,大于 40 个的,首先要避免经常暴晒,因为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 DNA 损伤导致黑色素细胞恶变[9]。
此外,摩擦、刀割、药物刺激等,也可能引起黑色素细胞发生恶变,形成肿瘤。免疫功能下降的人群中,例如老年人、HIV 患者,黑色素瘤发病率也会更高[10][3]。
一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回顾性研究,收集了 2010 年 到 2017 年收治的 300 多名患者的资料,发现,有 1/5 的患者遇到黑痣、黑斑、肿块时,自行处理后导致黑色素瘤短期内迅速增大,包括反复抠挠、切割或外敷一些不明药物等[11],这些黑色素瘤或许本可避免。
还有些痣,会长得不太正常——一般比较大,直径超过 5毫米,痣上的颜色不均匀,边界不清晰,长得也不对称。
有这些特征的痣,也被称为「非典型痣」或「发育不良痣」,很可能跟黑色素瘤混淆。所以如果身上长了,最好找医生用专业手段,例如皮肤镜,检测一下。平时要注意观察短期内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例如变大、变色、出血、渗出液体。
判断早期痣的恶变的“ABCDE法则 ”,原本出自ABCDE 为首5 个英文单词。本文作者进行了一定改编 / 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2022 年版的《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中指出,我国皮肤黑色素瘤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有过严重的晒伤史、皮肤癌病史、四肢末端有色素痣、慢性炎症,及不恰当的处理(盐腌、切割、针挑、绳勒等),定期自查,必要时去医院,不要自行处理[7]。身上痣多的地方,平时还要做好防晒。
黑素瘤除了会长得像痣,还会伪装成各种东西,也需要小心:
有的看起来会像块淤青,有的长得像个老年斑或痘痘,有的会长在手指或脚趾趾甲下面,看起来就是一根黑线…有的甚至不是黑色的,因为有些癌变的黑色素细胞不产黑色素[12]。
这需要大家平时对身上各部位的情况都比较熟悉。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耳廓上是有痣的?
美国皮肤病协会建议大家定期拿镜子观察全身,看看身上的痣、斑、皮肤颜色,尤其是中国人的黑色素瘤发生在脚底、脚趾、指缝、手指末端、指甲上的更多,最好定期观察并记录下特征[12]。
不确定的去皮肤科做个皮肤镜是一种很方便且高效的检查方式。皮肤上的黑素瘤还是比较好发现的。
不容小觑的中国特色黑素瘤
中国黑素瘤患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大多发现病情时,已经是2期或 3 期,就诊相对晚,会非常影响生存率影响,1-4 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分别是 94%,44%,38%和 4.6%。而美国黑色素瘤患者平均 5 年生存率为93.5%[3][5]。
除了中国患者不太了解黑色素瘤外,还跟他们发病的部位比较隐匿有关。
中国患者的黑色素瘤出现在四肢末端和黏膜上相对较多,分别占 50 %和25%。白种人出现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仅占5%和1 %,主要因为特定突变的基因不同[13][3]。
「肢端黑色素瘤」除了要经常注意脚底、脚后跟、手脚指甲是否有“痣”、黑色斑块、“黑线”外,还要额外注意皮肤慢性炎症(例如一个长期不愈合的伤口)的情况[14][7]。
长在指甲、脚底的黑色素瘤 / 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不过肢端黑色素瘤肉眼还能看到,「黏膜黑色素瘤」多发于直肠肛门、外阴、眼球、口和鼻腔等,位置更隐蔽,更难观察到[13]。
目前黏膜黑色素瘤的高危因素还不明确。若遇到长期的不正常表现,例如有肿块、有不适感、便秘、溃疡、出血,这时候就不要发挥「吃苦」精神了,尽早去医院检查[3]。
目前应对早期黑色素瘤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新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探索中,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首,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上进展显著。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对靶向治疗的反应与西方人群相似,但免疫治疗反应不及他们,可能因为耐药机制有所不同,针对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研究当中[7][16]。另外今年年初有报道针对黑色素瘤「肿瘤疫苗」也正在进行第三期试验。
黑色素瘤并没有《非诚勿扰 2》中说的那么不可治愈,希望也是一直有的,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盯紧自己身上大大小小的痣。
本文科学性已由女王大学病理及分子医学硕士伍丽青审核。
参考资料:
- [1]Skin cancer types: Melanoma overview.(2023).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2]Sung, H., Ferlay, J., & Siegel, R. 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ACS Journals. https://ac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3322/caac.21660
- [3]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 Melanoma Panel. (2015). Chines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lanoma (2015 Edition).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3(21), 322. https://doi.org/10.3978/j.issn.2305-5839.2015.12.23
- [4]WHO. (2022). Melanoma Awareness Month 2022.
- [5]Cancer Stat Facts: Melanoma of the Skin. (2023).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6]Zheng R, Zhang S, Zeng H, et al. (202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1), 1-9.
- [7]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 (2022). Nation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lanoma 2022 in China (English version).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 Chung-kuo yen cheng yen chiu, 34(4), 335–342.
- https://doi.org/10.21147/j.issn.1000-9604.2022.04.02
- [8]Pampena, R., Kyrgidis, A., Lallas, A., Moscarella, E., Argenziano, G., & Longo, C. (2017). A meta-analysis of nevus-associated melanoma: Prevalence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77(5), 938–945.e4. doi:10.1016/j.jaad.2017.06.149
- [9]Common Moles, Dysplastic Nevi, and Risk of Melanoma. (2022).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ion.
- [10李玮, 胡佳丽, 王凯, 贺毅憬. (2021).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9), 1053-1064.
- [11]陈柳含,张洋洋,李先安. (2019). 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中国癌症杂志, 29(5), 362-371
- [12]Skin cancer types: Melanoma signs and symptoms. (2023).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13]2022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黑色素瘤. (2022). 中国抗癌协会.
- [14]Lv, J., Dai, B., Kong, Y. et al. Acral Melanoma in Chinese: A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tudy of 142 cases. Sci Rep 6, 31432 (2016). https://doi.org/10.1038/srep31432
- [15]秦岚群, 邹征云. (2019). 个体化肿瘤疫苗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9(11), 906-909
- [16]齐忠慧, 斯璐. (2019).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新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 46(5), 213-217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https://www.tmtpost.com/6605937.html)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