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着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陈发树,云南白药从事炒股业务已长达5年有余,历经过“年赚22亿”的巅峰,被拥呼“股神”,也走过“年亏19亿”的低谷,被指“不务正业、沉迷炒股”。
1月17日,云南白药(000538.SZ)披露《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公司表示“在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的原则下,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业务。”
背靠着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陈发树,云南白药从事“炒股”业务已长达5年有余,历经过“年赚22亿”的巅峰,被拥呼“股神”,也走过“年亏19亿”的低谷,被指“不务正业、沉迷炒股”。
在“炒股”这件事上,云南白药经受的争议不少。如今,决心“金盆洗手”,暂别二级市场投资。
巅峰时期年赚22亿,低谷期年亏19亿
时间拨回至2018年,云南白药控股层面完成改革,陈发树及其控股企业新华都(002264.SZ)经过多年的“奋斗”,包括收购被拒、增资、二级市场买入等,终于在云南白药站稳了脚跟。
这位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早在云南白药之前便扬名整个资本市场。陈发树,林场工人出身,曾靠紫金矿业(601899.SH)一战成名,频频上榜“胡润全球富豪榜”,人送称号“中国巴菲特”。
陈发树的到来,彻底扭转了云南白药的风格,账面上躺着巨额现金的公司从此步入了二级市场投资。
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末,云南白药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72.65亿元、88.21亿元、112.2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为0.42亿元、2.27亿元、22.4亿元。
换言之,2020年,云南白药靠炒股赚取的资金超22亿元。
于是,巅峰之上,陈发树亲自下场操刀。2021年,云南白药公开表示,本年度证券投资会由董事长/联席董事长陈发树牵头组建投资执行团队、制定执行具体投资运作方式。
但是,这一次,“股神”的风采不但未得到重现,反而栽了个大跟头:2021年,云南白药二级市场投资巨亏超19亿元,公司深陷“痴迷于炒股、不务正业”的舆论漩涡之中。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7.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9.03%,占比同比下滑11.23%。公司当期公允价值变动为-19.29亿元。
云南白药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化,来源于wind数据
此后,云南白药交易性金融资产持续下滑,到2022年末仅为24.16亿元,2023年三季度末更是下滑至2.87亿元,较年初下滑88.13%。公司在1月17日的调研会议记录中表示:“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团(1810.HK)的股票及部分基金投资。
“炒股”这些年,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钛媒体APP梳理发现,2019年-2023年期间,云南白药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范围从医药股延伸至各类股票。包括九州通(600998.SH)、雅阁臣科研制药(02633.HK)、红塔证券(601236.SH)、中国抗体(03681.HK)、腾讯控股(00700.HK)、小米集团(01810.HK)、恒瑞医药(600276.SH)、贵州茅台(600519.SH)、伊利股份(600887.SH)以及通威股份(600438.SH)等。
数据来源于公司定期报告,钛媒体APP整理
据钛媒体APP初步测算,2018年-2022年、2023年三季度末,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64亿元。也就是说,“炒股”以来,云南白药整体是赚了约6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白药此次决心暂别二级市场投资,与当前市场行情有关之外,与管理层的变动也不无关联。
2023年3月份,执掌云南白药近20年的“老将”王明辉宣布辞去一切职务,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原中国区前副总裁董明暂时接任董事长一职。
目前来看,董明的战略是聚焦主业。业绩层面来看,董明上任后,公司业绩保持稳步增长。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6.89 亿元,同比增长 10.30%;实现归母净利润 41.23 亿元,同比增长 78.9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5.90 亿元,同比增长 33.33%。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张海霞)(https://www.tmtpost.com/6887331.html)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1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