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AI热潮里,领衔的是两大毋庸置疑的赢家:造GPU、卡所有人脖子的英伟达,和ChatGPT的制造者OpenAI。
不过,主宰生成式AI的竞赛才刚刚开始。历史上有很多先行者被超越的例子。前有先于谷歌开发搜索引擎的AltaVista,后有卖手机一度可连地球好几圈的诺基亚,但他们的名字都已经消弭在商业史的洪流里。
同样,英伟达和OpenAI的领先优势,又能持续多久?
GPU的替代品正在出现
在人工智能的淘金热中,最初的赢家是芯片制造商和云服务提供商等基础设施提供商,遥遥领先的就是AI总龙头英伟达,这是一个赢者几乎通吃的市场。
根据东方财富证券汇总的数据,截至2022年Q4,凭借强大的CUDA生态,英伟达在GPU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4%,远超同业。
不过,德银分析师指出,GPU的替代品正在出现,首当其冲的即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专用集成电路),这是一种根据确定的算法设计制造的专用电路,为类似AI训练这样的工作负载量身定制。各大云厂商正在积极开发ASIC,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ASIC中最著名的就是谷歌的TPU,据称其能效是同类GPU的两到三倍;亚马逊的AWS也开发出了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据称后者每瓦特性能可提高50%。
今年5月,Meta发布了第一代Meta训练和推理加速器(MTIA)。去年11月,微软推出了自己定制设计的芯片Maia AI Accelerator。从今年年初开始上线的Maia和与之相当的CPU完善了微软从芯片到软件和冷却系统的基础设施。
虽然德银也承认,将英伟达从王座上赶下来并非易事,尤其是因为它不仅拥有芯片和数据中心,而且还掌控着CUDA生态系统,把自己的产品牢牢嵌入其中。但在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英伟达已经开始面临更难缠的对手,并且小型LLM的兴起正推动边缘计算的崛起,对以GPU驱动的数据中心需求因此可能会出现下滑:
竞争对手正在进入市场。英伟达是“交换”领域的领导者,这种技术使数据中心的GPU和CPU能够相互通信。不过其高带宽、低延迟的Infiniband交换机面临着来自博通和Marvell提供的以太网交换机的竞争,后者似乎在规模上工作效率更高。
小型LLM的兴起,可能会让推理阶段的人工智能处理越来越多地在智能手机、汽车和其他设备的“边缘”处理,从而消除了路由到堆满英伟达芯片的数据中心的需要。
ChatGPT的统治地位有多稳固?
除了在硬件上占据垄断地位的英伟达,AI领域另一龙头就是在软件实力上绝对领先的OpenAI。
作为本轮生成式AI热潮的引领者,OpenAI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基本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名词。
从流量来看,根据Similarweb数据,ChatGPT每月的访问量约为16亿,是最大竞争对手Anthropic旗下Claude的70多倍,是谷歌Bard的四倍多。
然而,德银指出,OpenAI目前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去年的宫斗事件暴露了OpenAI伦理身份核心中不可调和的紧张关系。用一句话来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OpenAI如今是资本和技术的提供者,而不是那些主宰OpenAI 1.0版董事会的“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更高理想。
第二,似乎巩固了微软作为硅谷人工智能权力掮客的地位。据报道,去年这个时候,OpenAI从微软那里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投资,现在该公司已经不可逆转地欠下了微软的债务。微软不仅能从OpenAI的发展中受益,同时还在凭借这种优势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降低对OpenAI的依赖。其中包括将365 Copilot捆绑到旗下产品中。
第三,OpenAI的宫斗事件动摇了客户和监管机构对ChatGPT的关注,使得竞争对手的替代品看起来比以前更有吸引力。它也给监管机构施加了压力,要求他们三思而后行,不要让一家治理架构非常规的小公司在一项关键技术上取得足以动摇人类命运的进步。对于微软或谷歌来说,大到不能倒是一回事,而对于一家明星初创公司来说则完全是另一回事。随后可能会出现更严厉的监管措辞。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1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