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记者利声富
金秋十月稻花香,滚滚稻浪中,一串串金黄色的谷穗颗粒饱满,在风中轻轻摇摆,丰收即在眼前。
10月13日,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再迎晚造测产。晚造平均亩产671.6公斤,加上5月早造平均亩产910公斤,共1581.6公斤!同一地块,海南连续两年实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提出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目标。
为海南筛选抗病虫能力强、超高产的杂交稻新组合奠定基础的同时,对推进国际合作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记者利声富 摄
同一地块 连续两年实现袁隆平生前攻关目标
选田块、量面积、收割、测水分、称重……10月13日,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杂交水稻晚造开始测产。专家组选取3丘地块同时收割、打谷,全程监督测产验收。经严谨的测产流程,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671.6公斤。今年5月,同一基地种植的早稻品种平均亩产910公斤。这意味着,同一基地种植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1581.6公斤。
肥沃的崖州湾畔,种出的稻谷饱满、结实。去年,这里创下海南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1586.86公斤。今年,试验种植的30亩杂交水稻再获丰收,再次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心愿。
“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攻关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在双季稻区实施的“早稻+晚稻”组合,主要采用超级杂交稻,以及通过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培育出的超优千号、吉丰优1002等产量潜力有重大突破的水稻组合,旨在实现周年亩产总产量达1500公斤的目标,是袁隆平院士2020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的攻关项目。
随后,该项目被海南省科技厅列入2021年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
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记者利声富 摄
经检测土壤肥力、多方比较、反复论证,2021年,海南确定早稻在5个市县选择6个试验示范点,晚造试验在9个市县选择10个试验示范点。经专家组测产验收,有3个试验示范点双季亩产达到1500公斤目标。其中,三亚崖州区坝头试验示范点双季亩产1586.86公斤,创海南水稻双季单产最高纪录;临高东英试验示范点双季亩产1554.6公斤,创琼北地区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捷报频传表明,我国在保持杂交水稻研究世界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攀登新高峰。
今年早稻试验中,海南先后遇到几个倒春寒。低温寡照气候,对早稻播种、出苗生长和移栽等都不利。经过南繁科研人员培育壮秧、小秧龄移栽、宽窄行种植、控氮抗倒栽培、防衰壮籽栽培等高产栽培调控技术,一个个难题先后被攻破,为项目成功奠定良好技术基础。
“今年早造,崖州坝头基地示范点的生产管理水平、水稻成熟度均比去年好,但水稻干物质没有去年积累得多,导致平均亩产比去年稍低,这需要我们精准施肥,提高水稻的干物质向籽粒转运效率。”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技术员冀占东说。
面对各种困难,南繁科研人员对症下药,为高产保驾护航,确保连续两年实现攻关目标。
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记者利声富 摄
一亩地双季产出的稻米可养活约5个人 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连续两年突破1500公斤大关,不仅是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继续领跑国际,彰显了国家科技创新成就。
“在早造受到天气不利影响产量下降前提下,今年还能够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攻关目标,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信心更足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涂升斌说。
杂交水稻试验连续两年实现亩产1500公斤,现实意义几何?
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记者利声富 摄
据袁隆平生前估算,根据我国的人均粮食消费情况,水稻双季亩产达到1500公斤,意味着一亩地双季产出的稻米可养活约5个人。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适合种植,如果世界上杂交稻种植面积增加7500万公顷,每公顷按增产2吨计算,可增产粮食1.5亿吨,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有效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在今年早造测产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如果今年能再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目标,可根据此总结出良种、良法的栽培技术模式,有助于指导更大面积的粮食生产实现高产目标,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尤其在海南,如果能产出更多粮食,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发挥更好支撑作用,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有很大推动作用。
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记者利声富 摄
推进国际合作 对东南亚国家有很好参考价值
“在同一试验示范点,连续两年达到目标产量才算攻关成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说。
经过南繁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海南连续两年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这样,海南可更好筛选出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广适性、超高产的杂交稻新组合,然后进行推广。
“在海南能连续两年实现攻关目标,太不容易了。”无论是5月的早造测产现场,还是在10月的晚造测产现场,南繁科研人员都感同身受。
高温、多雨、台风多,这些因素导致在海南种植水稻生育期相对较短,且病虫害频发。万一结穗时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水稻增产就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目标在云南、湖南已实现。但在海南,受水稻生育期较短、气温高等条件影响,水稻很难高产。
“海南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农作物蛋白质和淀粉转化。如果遇上高温多雨还会带来病虫害,台风天还会出现水稻倒伏、茎秆折断。”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技术员陈灿说。
正因为此,海南连续两年实现攻关目标,意义不仅是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的心愿,而且对东南亚国家有很好参考价值。
“三亚与东南亚各水稻主产国纬度相近、气候相似,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目标对东南亚国家有示范价值和促进作用。”涂升斌说,通过种植不同品种水稻,选出更适宜热带气候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与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示范种植和推广。(来源:新海南客户端)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