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漆黑的隧道里除冰,头顶的探照灯是唯一光源;日复一日推着巡检仪走在轨道上,最累的一天走了三万步……2022年,大秦铁路大同工务段王家湾线路车间迎来了第一批“00”后。孟宇和他的小伙伴们正经历工作中的第一个春运。
王家湾线路车间地处燕山深处,管辖着56公里线路,其中82%是隧道和桥梁,车间集中了大同工务段管辖内的五“最”:隧道最长、桥梁最高、坡度最大、养护最难、作业环境最差。
循着蜿蜒的山路而上,在一个只能听到火车鸣笛声的小院里,50名职工为保障大秦铁路的安全运行日夜忙碌着。2022年8月,孟宇等5位“00后”加入这支队伍。
记者见到孟宇时,他正与伙伴李波一起在栗家湾二号隧道的铁轨上铲石子。王家湾的冬天,室外温度达零下十几度,孟宇戴着一顶厚厚的防寒帽,刘海上挂着汗珠凝成的小冰珠。
“两山夹一桥,工区半山腰,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日照时间少,喝水下河舀”。提到自己的工作环境,孟宇说出了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我去年从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刚毕业就来铁路上工作了。”孟宇一边说着,一边推着巡检仪向隧道中走去。
在隧道里,用镐头敲去厚厚的冰层时,山体渗透进隧道的水滴成串从头顶滴落,滴到孟宇和同伴的头上、手上、脸上,刺骨的凉。
在隧道里工作,有列车经过时,孟宇他们需要躲在避车洞里。轰鸣而过的列车离他们只有两米五的距离,在探照灯的映射下,空气中弥漫着细小的煤灰颗粒。
“从隧道里出来,口罩上、脸上都沾满了煤灰,用手一抹就是一道黑印儿,跟我妈打电话,她看到觉得又心疼又好笑。”孟宇笑着说。
图为孟宇在隧道里除冰。(新华社记者王怡静 摄)
隧道除冰、线路巡视检查、隧道污土清理、线路打磨、复紧扣件、调整几何尺寸……这些工作对于刚从校门出来的孟宇而言,无疑有个适应的过程。手上磨出了血泡、肩颈贴上了膏药、时不时还有擦伤扭伤,但孟宇说,这些他们已经习惯了。
王家湾地处偏僻,想吃点新鲜水果也不容易;刷朋友圈时能看到朋友们在各种地方游玩,自己休息时却只能囿于小小的宿舍;驱车二十几分钟,却也只能到镇里一家小小的饭店吃个便饭。“有时候会觉得还是当学生时好。”孟宇说。
今年春节,为了保障能源保供线路安全,他们都无法在家过年。“家里还等你回来呢,你这又回不来了。”听到母亲这样说,孟宇露出了有些无奈的笑容。
“没事儿,妈,我们这是在为你们安心过年做保障呢!”孟宇宽慰着母亲,又像是在宽慰自己。“我这工作其实让我觉得可自豪了,大秦线可是点燃了万家灯火!”
听着车轮与铁轨尖利的摩擦声,一辆重载列车又从孟宇和李波面前呼啸而过。“你说几十年后,我们会不会还在这里坚守?就像我们的师傅那样。”孟宇大声对李波说道。李波眼里露出笑意,用力地点了点头。(记者王怡静、赵阳)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