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婉秋
经历了行业史上最惨的2022年,年末随着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三箭齐发”支持房企融资,低迷已久甚至有些崩溃的行业信心得以提振。
企稳回升成了共识,但这条复苏之路显然比预想的要艰难而漫长。
1月虽然疫情管控全面松绑、春节假期再度迎来返乡高峰、三四线返乡置业初见端倪,但最终表现并不乐观。
克而瑞数据显示,1月百强房企实现操盘金额3542.9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同比降低32.5%,环比降低48.6%,较2022年2月的降幅达11.8%。
与此同时,房企格局还在分化,全口径销售榜的头部座次呈现新的变动。
口号喊出多年的保利终于圆梦,以单月295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一。2017年时任保利发展董事长的宋广菊喊出了重回行业前三的目标,然而那几年三甲宝座牢牢被“碧万恒”占据,2021年恒大流动性危机加剧导致销售端受到影响,空出来的席位随即被融创抢占,年底保利以近600亿的差距无缘前三,排名第四。2022年4月业绩会上,接任宋广菊的刘平在“重回前三”的基础上迈进一步,直接喊出新目标“进三争一”,这一年随着融创的出险,保利强势力压万科,以仅次于碧桂园70亿元的业绩排名行业第二。
至此,新年开局的三强为保利、万科和碧桂园,单月全口径销售额依次为295亿元、278亿元和270亿元。相较于这三家数据端的胶着,第三名碧桂园和第四名华润置地之间则出现较大空档,二者差距达110亿元。招商蛇口、中海、华发、滨江、龙湖、建发、绿城、绿地、金茂单月销售额也超过100亿元,位列5-13名。
国/央企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10强房企中占据7席,民营房企仅碧桂园、滨江和龙湖上榜。去年以1539.3亿元位列13名后,开年滨江凭借单月120亿元的销售额跻身十强,这也是滨江历史最高位次。
对照去年同期来看,20强的阵容更迭不少,5家消失在最新排名中,新晋面孔包括建发、越秀、美的置业、卓越和金隅。
对于1月市场的平淡,克而瑞认为,主要原因是受楼市低迷、市场需求及购买力不足影响,叠加春节期间房企推盘积极性普遍不高。重点30城供应显著缩量,多数城市春节周无新盘上市,以去库存为主。
虽然总体基调平淡,但多方主体依然在努力推动市场复苏,浙江、广东、江苏、四川、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市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出现了短期返乡置业需求的释放,某房企营销人员对记者表示,主要因素是房企加大了促销力度,0月供、低首付、特价房等优惠政策助力了销售“跑量”。
某房企一浙江项目负责人也感受到了春节档的“回暖”,项目带看量和成交量均有所上升,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新一轮拆迁计划。
然而这些需求的持续性依然存疑,上述两位人士均直言客户信心没有增加,购买力提升还需时日。
克而瑞预计短期内市场的供求和成交不会出现明显转暖的迹象,整体销售将保持低位运行。
不同于以往开年积极补仓,1月由于仅宁波一城土拍加之春节假期错峰以及供应量显著缩量,房企拿地节奏明显放缓,投资积极性降至谷底。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的新增土储货值、投资金额和建面百强合计分别为1744亿元、527亿元和1661万平方米,同比降幅也都在30%以上,对比2021年1月下滑60%到80%,行业整体投资持续大幅收缩。
从拿地金额排名来看,规模房企中仅仅有绿城、华润、建发等在高能级城市有纳储,低能级城市依然在靠地方城投“托底”。城投企业上榜数量近50家,拿地金额占到百强的50%,此外,拿地金额中有31%来自规模相对较小的本土民企。
为了激发房企拿地积极性,苏州、长沙等地加大核心板块、优质地块的出让。如苏州首轮核心/重点板块地块占比 73%,长沙首批多宗地块均位于稀缺位置,市中心、梅溪湖、洋湖等热门片区均有优质地块出让。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7195.html